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台州房天下楼市早报11.24|继房产税之后 遗产税也要来吗?

台州房天下  作者:zc  2017-11-24 09:20

近年来,关于征收“遗产税”的消息不绝于耳。于是,网络上所传的各种“避税妙招”也层出不穷。

对于中国是否开征遗产税一直备受关注,财政部网站近日一则提案答复函正式回应这一问题称,我国目前并未开征遗产税,也从未发布遗产税相关条例或条例草案。部分开征遗产和赠与税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取消或弱化该税种的趋势。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跟踪国际上遗产税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遗产税有关问题。

根据百度百科上对遗产税的解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征收遗产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对遗产和赠与财产的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据财经日报文章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或对遗产课征其他税收,OECD国家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1%。

对于我国关于“遗产税”的传言,根据财政部网站10月17日对外公布的“关于政协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107号提案答复的函”中称,我国目前并未开征遗产税,也从未发布遗产税相关条例或条例草案。提案中提到的“2004年、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来源未知。

财政部在提案答复函中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一直在认真研究相关问题,收集、梳理了部分国家和地区遗产税通行做法,并积极关注相关国家税制发展趋势。

经过近三十年研究,财政部发现遗产税呈现三大特点,即征税范围复杂、征管程序复杂、征管配套条件要求高。

财政部称,征税范围复杂体现在遗产多种多样,既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也包括银行存款、现金、股票、证券、古玩、字画、珠宝等动产,还包括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开征遗产税需要全面、准确掌握居民财产信息,以及遗赠、继承等具体情况。而遗产税需要对各类财产进行合理估价,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从事相关估价工作,征管中极易产生争议,争议解决程序通常也较为复杂。

财政部还表示,开征遗产税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征管条件,如不同政府部门的紧密合作、对拒不缴税的纳税人在法律中做出税收保全和强制措施制度安排等。

财政部称,从近年来遗产和赠与税的国际发展趋势看,征收遗产和赠与税在调节贫富差距的同时,可能会对一国的经济特别是国外资本流入和国内资本流出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否征收遗产和赠与税已逐步成为国家、地区间税收竞争、吸引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部分开征遗产和赠与税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取消或弱化该税种的趋势。

财政部在这份提案答复函的最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跟踪国际上遗产税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遗产税有关问题。

土地市场的AB面:昔日“地王”不胜寒?

房价与地价之间的微妙关系一直是市场热议的重点。房地产市场调控逐渐深入,正不断传导至土地市场,租赁用地的出现更让不少开发商意识到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与此同时,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但高价拿地后却面临严厉调控,过去频频出现的“地-King”现在还好吗?

对于土地市场来说,2017年是个转折的年份。土地供应的大幅增加也伴随着出让方式的变化,将给地价、房价带来深远影响。

如果说土地数量大幅增加是“A面”,那么溢价率下降、拍卖规则变化等现象则成为土地市场的另一面。某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30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为24%,较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更有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一线城市已供应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仅有19.04%,较2016年下降了47.86个百分点。

2017年,不少开发商都意识到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土地市场。就在去年,多地被“地-King”刷屏,房企拿地的热情十足高涨。去年各地的“地-King”里,国企拿地的比例处于历史高位。

从去年底至今,各地的土地出让陆续出现了限价、配建保障性住房、竞拍自持面积等限制性条件的变化。如今,依旧不断有参与土地角逐的企业领了号码牌走进土地拍卖“赌局”,但无论是房企、置业者甚至是投-资客,他们的想法或许已经发生变化……

俗话说,“铁打的房企,流水的兵”,说的就是房地产圈的人事变动,今年尤为频繁,临近年底,原龙湖副总裁袁春跳槽到鸿坤,任职地产总裁一职,原保利地产副总经理余英跳槽到宝能地产,任职高级副总裁,再算上之前朱荣斌、吴建斌离开碧桂园加盟阳光城,原世茂执董阚乃桂获任阳光城副总裁等等,房企间的人事流动呈现白热化趋势。

在竞争激烈的房企之间,互相挖角本是正常现象,但是一批中小房企以高薪“挖角”大房企高管,值得关注,这背后既有公司发展治理的需要,更来自规模压力下的业绩增长思考。正如一位房企人士所说,“房地产还有三五年的增长空间,这是中型房企最后实现业绩弯道超车的机会,需要挖一批的高级管理人才来,冲击规模。”

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央企在房地产领域的整合重组正在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据相关机构统计,2016年以来,21家被国资委允许从事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中,包括中建、保利、中航、五矿、中冶、中房等在内至少有10家已启动内外整合重组。

2016年无疑是央企整合的又一次分水岭。这一年开始,多组央企之间的资源整合案例展开:中海地产并购中信地产、保利并购中航地产、五矿整合并购中冶,以及中交、鲁能等集团内部地产业务的重组等等。

尽管央企整合的路径各不相同,但不外乎进行外部资源整合——比如2016年3月,中海地产310亿并购中信地产业务,或者内部资产重组——如中交地产整合中交旗下地产业务。然而无论是哪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直指资本市场,并为央企带来显著的规模增长和业务链条提升。

当然,也有央企剥离自身的地产业务,其原有地产业务被其他地产央企所吞并的整合路径。比如保利并购中航地产的案例,去年12月22日,中航地产将其资产打包为9个资产包,以近20.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保利地产。

可以说,重组之后的地产央企,无论中海、保利,还是中交地产都顺利跻身地产“巨无霸”的行列。它们的出现使得房企1000亿、2000亿俱乐部阵营迅速扩容,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

11月16日,中交房地产集团宣布任命蒋灿明为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并建议其出任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似乎标志着又一个地产央企整合的完成。

因此,对央企来讲,重组业务链条,整合形成“巨无霸”,依靠规模来抗衡将成为其争夺市场的重要砝码。从目前来看,中小规模地产央企要想继续稳当地活下去,要么想方设法向更大规模冲刺,要么走差异化路线,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同时,央企是“共和国的长子”,并不能总是以市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样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要服从政策导向,从大局出发。不但要关注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更多兼顾社会效益。

标签:楼市新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台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