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台州房天下楼市早报6.19|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

台州房天下  2018-06-19 10:31

一则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消息,再度引发舆论对于房地产税开征与反腐这两大热点话题的讨论。

据央视17日报道,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下称“不动产平台”)已实现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

自然资源部调查统计显示,目前335个地市、2853个县区共设立3001个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3.8万个窗口,8万多一线登记工作人员平均每天为30多万企业和群众提供不动产登记服务。

不动产登记是近几年来国土部门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于2014年正式启动,计划4年左右时间建立有效运行的不动产平台。

不动产登记房地产税开征之间有什么关系?自2014年我国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以来,这个问题始终被外界提及。

原国土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并不是开征房地产税的前提条件。在分散登记模式下,同样可以推行房地产税的改革。只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后,特别是不动产平台建成并全面运行后,能够为征收房地产税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和基础信息,能够更加有效支撑房地产税收改革工作。

“是否征收房地产税、何时开征、征收多少,应当通过制定相关税收法律去规定,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设没有直接关联。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并不意味要开征房地产税,更谈不上老百姓将面临高额税费的问题。”上述人士称。

虽然不动产登记尚未在实际操作层面直接与房地产税开征挂钩,但相关的理论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2017年12月,原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曾举办以“房地产税设计与不动产登记”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与会者就房地产税收的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研究不动产统一登记支撑房地产税收提供了思路。

与会学者认为,房地产税征收必须在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下,以不动产平台数据为依据,明确开征范围和功能定位,防止危害金融体系稳定、引发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等风险。

不动产登记联网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认为,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不动产登记联网将有利于摸清楼市“家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预期。不动产登记本身并不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直接影响到楼市,但通过不动产登记可以实现更大更快的楼市调控效果。

端午小长假首日,自然资源部相关人士透露,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全面运行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不动产登记信息联网,一方面是我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也是我国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基础。未来在有效摸清市场实际情况的背景下,调控将更有针对性,房地产税等长效机制的工作也将顺利推进。

5月份,各地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40多个城市出台了调控政策,防止房价明显过快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持续下降,二线城市有所上涨,三线城市涨幅继续回落。

据初步测算,70个大中城市中,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6%和0.2%,分别连续4个月和3个月下降,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4个和0.5个百分点。

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5.4%和4.4%,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3个和0.2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6.0%和4.3%,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3和0.2个百分点,分别连续4个月和10个月回落。

但从环比来看,市场有一定反弹。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3%和0.2%。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9%和0.8%。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7%和0.6%。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因“红五月”的延续,楼市成交也处于较高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前两日的16日、17日,广州新建商品住房分别成交426套、369套,较2017年端午前两日的130套和78套相比,同比上涨幅度高达227.7%和373%;上海方面,前两日新建商品住宅分别签约278套、122套,深圳商品住宅签约202套,也较上年有较大幅度上涨。

事实上,5月下旬,因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苗头,投机炒作有所抬头,风险不容忽视,住建部连续两次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外,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也迎来了较大挑战。自5月份以来,房企资金压力凸显,同策研究院融资报告显示,2018年5月份,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451.17亿元,环比4月份的769.12亿元下降41.43%,融资总额为2017年5月份以来。

海外融资总量环比4月份的376.12亿元下降了75.21%。同时,资金重要来源的发债也被阻。5月份以来,合生创展、富力地产等10多家房企中止了公司债发行,累计额度超过500亿元。

对此,分析师指出,没有支撑的房地产热度不会一直下去,一旦市场发生转向,房企应警惕资金风险,谨慎布局。

世界杯、父亲节端午节,三天的端午假期,相信大家的日程,一定安排得满满的。天公也是成人之美,这个端午节,没有大风,没有大雨,也没有暴热。

今天是端午假期结束后,个工作日。等着你的,除了世界杯、上班,还有让人悲从中来的天气——梅雨期来了,雨要连着下一个星期。今天。台州正式进入梅雨期,比往年晚了10天左右,是22年来最晚的。

昨天下午,市气象台发布消息,预计今天开始,我市降水天气明显增多,将进入梅汛降雨集中期。这个“梅汛降雨集中期”,就是俗称的“梅雨期”。

“梅雨期”怎么回事?科普一下,这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续阴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往年台州的“入梅”时间,平均在6月10号,今年比往常迟了10天,是22年来最晚。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上一次入梅时间,晚于6月19日的,是在1997年6月20号。去年入梅时间是6月9号,前年是6月11号。

今年的梅雨期,为什么会来的这么晚?

形成梅雨必须要有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

北方冷空气一直很努力,从上周开始就不断地有冷空气南下。中高纬度地区的阻塞高压已经形成,装了一大袋的冷空气,正隔三差五的往南方输送小股的冷空气,冷空气的表现已经很完美了。

可是冷空气来了,暖湿气流却没见着,原本约定好的会面,暖湿气流爽约了。主要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最近一段时间实在不给力,静悄悄地宅在西北太平洋,不愿意出门。

从今天开始,副热带高压终于想通了,它要大展身手,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把暖湿气流输送到我国南方。于是,梅雨天就这样来了。

今天天气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早晨气温:23℃~25℃,白天气温:29℃~31℃。今天的雨不大也不多,明后天,雨量就会显著增加。

关于最近的天气,有两个悲催的传言,一个是“台风直扑”,还有一个是“暴雨连击”,这是真的吗?

中央气象台6月16日10时发布台风预报,第6号台风“格美”已生成,或将影响沿海地区。不过,17日中国天气网表示,“格美”已经变性为“温带气旋”了。所以“台风直扑”不存在了,虚惊一场。

那“暴雨连击”呢?目前网上流传着一张图,雨将一直下到月末,7月份继续。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看,超过一周的预测都不太准确。

与往年相比,今年楼市调控手段丰富且力度空前。除以往限购、限贷外,在本轮调控中进一步演化成“限购、限售、限价、摇号、限土拍”等多措施为一体的需求控制政策。

“调控工具的创新进一步反映了调控形势的严峻性。”夏磊认为,除了行政手段创新外,调控思路更是发生重大改变,即强调“因城施策”。房地产调控跟随房价呈现“核心城市到非核心城市”、“发达城市群向欠发达城市群”的迁移特征。

到2018年,调控已经深入到三线、四线城市以及非热点城市群。除此之外,房地产调控更是从短期走向住房制度改革

事实上,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在本轮楼市调控中,可以明显看到以往被忽略的住房租赁市场在近两年获得重大政策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50个城市发布了有关住房租赁的政策措施,并且住房租赁供应也在逐渐纳入地方的土地出让规划中。除此之外,各地还通过政策松绑及土地制度创新等方式,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增加租赁供应。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房地产发展经历了黄金十年,“居者有其屋”的主流意识导致大量人群理解的安家置业往往和买房划等号,但未来十年,中国不得不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而引发的大量人口持续入城,所以,一味地增加商品房供应来满足绝大多数人群的居住需求并非良策。

在此背景下,通过住房租赁市场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可以说是现实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6%和0.2%,分别连续4个月和3个月下降。

虽然31个二线城市和35个三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略有升温,但若仅从热点城市价格变动情况来看,市场降温明显。

尽管在本轮调控过程中,依然有地方出现局部趋热现象,例如今年二线、三线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等,但在张波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短期调控使得需求被暂时性抑制,而政策稍有“松动”就会使得被延后的需求集中爆发出来,而这些大量的实际居住需求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最终就会以非理性的形式体现到市场上来,因此,要想最终实现“安居宜居”的目标,还要从长效机制建设上入手,如将部分非理性购房需求更好地性引导到租房上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台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